首页  |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全部搜索结果为123条
  • 白粬
     “白粬”,是永春侨乡特有的风味食品,与榜舍龟、麻枣、橘红糕、金橘齐名。以五里街儒林辜氏所制为佳,祖传已有300多年历史。 永春白粬形状为统一规格的圆形,质地洁白,大小形状类似银元,故又称“白银”。煮食便捷,甜咸随意,入口滑嫩,甜咸随意,风味独特。是解暑消夏的好食品。 白粬做工考究,全部过程除磨浆外都只能是手工制作。制作白曲有十道工序,即洗、浸、磨、挂、压、研、制片、蘸、摆、发酵。
    2616
  • 虎咬草
    虎咬草:从外形看,就是一个圆形空心饼皮,从饼皮侧沿横切一道包馅口,内壁抹上调味层,将土豆糕及芫荽夹置于调味层。土豆糕拱起的圆形饼皮,形似虎头,芫荽夹置其中,恰似虎口中的草。拿着饼一上一下轻轻挤压,恰似虎嘴嚼咬着青草。
    2097
  • 闽南语的起源
    闽南语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唐朝、北宋迁移致福建南部,发祥于福建泉州。现主要分布地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外,还广泛适用于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广东潮汕和海陆丰地区、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及东南亚的大部分华人社群
    1818
  • 闽南文化解读系列4—影响
    文化的创造者是人,且人又是“文化最忠实、最积极、最活跃的传播者。而文化远距离的传播,有赖于人口的迁移”闽南文化的传播是通过闽南人移居国内外而传播的。国内传播达闽北、闽中、闽西、浙东南、赣东、粤东、港澳、海南及台湾
    1505
  • 闽南文化系列解读3—特征
    1、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
    1532
  • 闽南文化系列解读2—文化详解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2004
  • 详细解读闽南文化系列1—起源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泉州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1573
  •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在闽南师范大学成立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在闽南师范大学成立。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陈文章,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晓峰书记、副书记吴彬强、副校长肖庆伟,原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林华东,福建省民政厅李锋华科长,以及来自福建省各地闽南文化研究专家、学者50多名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成立大会由闽南师大副校长肖庆伟主持。
    1659
  • 传承闽南文化
    今日位于台北的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馆推出以“百年安泰”为主题的典藏文物常设展,展览通过馆藏文物,从安身(起居)、安家(婚嫁)、安业(育子、安居乐业)的三大策展视角出发,以闽南传统婚仪与生命延续为主题,向社会大众宣传普及闽南传统文化。
    1428
  • 惠安女服饰之首饰和配饰(图)
    1、手饰:有银镯和戒指两种。青年用圆镯,老年用扁镯。戒指,早期都是银质或银质镀金,至30年代以后,部分富有妇女才有黄金戒指,目前已基本用金戒指。银裤带是结婚后才用的,自30年代以后就风行至今,形制不变,但重量和股数有所增减。
    2812
上一页1..45678910111213下一页 共123条 - 共13页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