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07月27日   星期天
全部搜索结果为4346条
  • 漳州龙海一村庄存明代圣旨石碑 背后现传奇故事
    看惯了宫廷影视剧,想必许多人都知道皇帝圣旨是长啥样,但石碑圣旨可能许多人鲜有耳闻。在龙海市海澄镇罗坑村广林社苏氏宗祠内,就耸立着这样一块圣旨石碑——“旌表义民苏宁之门”。
    2455
  • 手艺时代的最后记忆—泉州妆糕人
    当夕阳在地上拉长影子,估摸着“妆糕人”的摊子即将出动,好不容易攒够零钱的孩子们纷纷从巷口里蹿出来,火急火燎地涌向这堆五颜六色的面人。 在泉州娃的童年记忆里,一定有“妆糕人”的一席之地:无论是腾云驾雾的孙悟空,还是含羞半敛眉的林黛玉,这些用面团塑成的小人都是孩子们最忠实的玩伴。当然,这种小孩的玩意儿绝不仅仅是玩具,过去它还是民俗场合的“常客”,是庄重的祭品呢!
    2630
  • 说闽南话的地方就有南音—闽南文化泉州南音传承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一阙南曲《阮郎归》,情意缱绻道不尽。悠长的曲调,似乎是来自遥远的唐诗宋词的回声,唤醒了数十位现代人心底的艺文情愫与传统记忆。 11月底,时逢初冬,南国之滨依旧翠意葱茏。第五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在福建泉州晋江市揭开了迷人的面纱。作为“欢乐汇”大餐前的开胃菜,“南音雅集”正在晋江五店市南音会馆上演。没曾想,开篇就是“冬日望春风”,让人有“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惊艳。
    3446
  • “泉南佛国”泉州开元寺对外宗教文化交流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被誉为“泉南佛国”的泉州,也有着“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历史中,外来的宗教文化在泉州落地生根,中华的宗教文化从这个城市窗口走向世界。 其中,作为省内规模最大佛教寺院和国家4A级景区的开元寺,正是泉州辉煌“海丝”历史与中外宗教文化兴盛交流的历史见证。
    2457
  • 深山藏古寺,安溪清水岩
    清水岩原名张岩,始建于北宋,在明代重建过,供奉清水祖师。当地人都说很灵验,因此信客不绝,游人更是不绝,有种深山藏古寺的韵味。
    4358
  • 空姐带你游晋江,品味闽南风貌
    提起福建省晋江市,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其“中国品牌之都”的美誉,而旅游业颇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5月15日,为了推介晋江旅游、提升城市形象,晋江市政府与厦门航空公司联合举办“厦航空姐游晋江”系列活动。
    2417
  •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漳州市实施方案出炉,分三阶段实施 有效保护全市107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和129位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设一批传承传习、展览展示设施,建设5个综合非遗展示馆以及专题展示中心……昨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漳州市实施方案正式出炉,该方案分三个阶段,到2025年完成实施。
    2886
  •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温州话第一闽南话排第三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是网友总结的中国方言最难懂排行榜。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温州话,潮汕话排名第一,广东话紧随其后,福建方言仅闽南话入选,与苏州话并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话、陕西话、长沙话、四川话、山东话、天津话、东北话。
    2130
  • 惠风拂屿,孤岛逢春,听听海浪的声音
    惠屿岛是泉州市唯一的孤岛行政村,这里山林茂密,沙滩干净,海水碧蓝,一切都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海岛气息,有人称它是“泉州的鼓浪屿”。
    3134
  • 闽南清朝特色民居建筑—林路大厝
    光绪末年,林路在家乡后埔村建造一座半宫殿式民居,即“林路大厝”。中间为正屋、叠楼,两旁为祖厅、书房,共有房屋99间。主体建筑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全部工程至民国初才完成,建筑材料采用钢筋、水泥、红砖、釉瓦,不用杉木,开泉州新建筑风格之先。南安一带曾流传“有林路富,无林路厝”的谚语,充分反映其建筑的独特与华丽。林路在厦门鼓浪屿田尾亦建有钢筋水泥楼房,以供国内部分眷属和子弟返乡读书居住。
    3085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