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闽南文化

最新信息
  • 揭秘闽南文化中为什么闽南人热衷拜天公
    在闽南文化中,人们把每年的正月初九称为“天公生”,不同地区也叫“天公日”。每逢这一天,人家就会祭天,给天公做诞生,并祈祷得到保佑,家人身体安康,财源滚滚等等。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闽南风俗拜天公究竟是怎么样的!   
    6126
  • 闽南地区最旺香火寺庙盘点
    闽南文化是中国众多文化中的一个分支,起源于泉州,系指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闽南文化中的闽南语更是中国的八大语言之一。闽南的寺庙更是吸引了国内外的信徒,接下来让我们去看看闽南香火最旺的寺庙都有哪些吧。
    6602
  • 闽南人怎么过七夕?属于闽南人的七夕风俗
    每年的七月七日,是七夕情人节。但在闽南文化中,七夕节是“七娘妈”的生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会准备一些东西、实物来祭拜,并在祭拜时吧自己的心声告诉“七娘妈”,祈求心愿达成。相信很多朋友都特别好奇闽南人是怎么过七夕的。。
    2743
  • 揭秘闽南婚嫁风俗
    在闽南文化中,婚嫁风俗是比较特别的。两个人相爱,并获得双方父母同意后,便到了结婚这一步了。人们首先会挑选结婚的好日子,再来就是购买黄金首饰等等。接下来,让小编来告诉大家闽南人的婚嫁风俗吧!说不定哪天你就用上了。
    2374
  • 台湾的根在闽南,闽南的根在中原
    每年端午节,云霄人要赛龙舟。不过,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云霄人的龙舟赛被称为“龙船赶”——参赛者不是齐头并进,而是你追我赶,绕圈而行。 在云霄,“龙船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开漳将士从中原传入。入闽征战的士兵大多来自河南固始县清漳河一带,当地流传着“龙船赶”的民俗。唐军进入漳州后,为宽慰士兵的思乡之情,陈元光父子下令将当地的绥安溪改名为漳江。同时,士兵们还将“龙船赶”带到了闽南地区。“龙船赶”最初是一项军中体育锻炼项目,后来为民间所接受,并流传至今。
    1936
  • 端午节临近解读闽南端午习俗和美食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屈原,这几乎是家喻户晓;另一说是与古人为避五月初五这一“恶”日有关,对这一说今天知道的人恐怕不会大多。但不管怎么说,端午节活动的主要内容,似乎都与这两种说法有关。如包粽子是为让江里的鱼吃饱了,不再去咬屈原的尸体,而划龙舟则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在端午节要室内消毒、悬挂蒲艾、饮雄黄酒、浴蒲艾汤、制“午时茶”,小孩更要胸佩“香袋仔”、臂系“长命缕”。额涂雄黄酒,名目不少,而目的只有一个,即避免在“恶”日受到外界邪祟侵害。尽管有不少
    2183
  • 来说一说闽南过年习俗“翻翻看”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这个节日大家都称之为“过大年”。不同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特色的过年习俗。在闽南一带,过年习俗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小编搜寻了部分闽南人过年的传统习俗,从不同角度与大家一起了解闽南的“年文化”。
    2432
  • 漳州龙海一村庄存明代圣旨石碑 背后现传奇故事
    看惯了宫廷影视剧,想必许多人都知道皇帝圣旨是长啥样,但石碑圣旨可能许多人鲜有耳闻。在龙海市海澄镇罗坑村广林社苏氏宗祠内,就耸立着这样一块圣旨石碑——“旌表义民苏宁之门”。
    2429
  • 手艺时代的最后记忆—泉州妆糕人
    当夕阳在地上拉长影子,估摸着“妆糕人”的摊子即将出动,好不容易攒够零钱的孩子们纷纷从巷口里蹿出来,火急火燎地涌向这堆五颜六色的面人。 在泉州娃的童年记忆里,一定有“妆糕人”的一席之地:无论是腾云驾雾的孙悟空,还是含羞半敛眉的林黛玉,这些用面团塑成的小人都是孩子们最忠实的玩伴。当然,这种小孩的玩意儿绝不仅仅是玩具,过去它还是民俗场合的“常客”,是庄重的祭品呢!
    2597
  • 说闽南话的地方就有南音—闽南文化泉州南音传承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一阙南曲《阮郎归》,情意缱绻道不尽。悠长的曲调,似乎是来自遥远的唐诗宋词的回声,唤醒了数十位现代人心底的艺文情愫与传统记忆。 11月底,时逢初冬,南国之滨依旧翠意葱茏。第五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在福建泉州晋江市揭开了迷人的面纱。作为“欢乐汇”大餐前的开胃菜,“南音雅集”正在晋江五店市南音会馆上演。没曾想,开篇就是“冬日望春风”,让人有“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惊艳。
    3404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共94条 - 共10页
旅游推荐
  • 我在崇武对话古城

    作为东海与南海的气象分界线,崇武古城前的这片海常常迎来风云激荡,南北气流在此处交汇、冲撞,台风和倭寇令百姓胆寒;城里则让人安心,这里驻军屯兵,兵属与百姓在城里繁衍生息,古城处处是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息。

    我在崇武对话古城
  • 县域旅游热度飙升,小众目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近两年,县域旅游热潮兴起,小众开始变得大众,越来越多的游客欣然“奔县”,去探索一座座“小而美”的“宝藏小城”。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全国近百个县城酒店预订热度同比上涨超50%。

    县域旅游热度飙升,小众目的地凸显独特魅力和风情  来泉州,一起“奔县”吧
  • 一半古城一半海 风情惠安

    今年以来,惠安县以“文化+”为载体,紧跟消费新趋势,持续提升传统业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深度融合,让文旅热潮涌动于山海间。其中,国庆假期接待游客61.4万人次,旅游收入约4.55亿元,同比增长34.02%,央视《朝闻天下》、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也聚焦惠安文旅经济火爆场景,进一步擦亮“风情惠安”文旅IP品牌。

    一半古城一半海 风情惠安别样“红”
  • 半城烟火半城仙 千古风华

    这个新春,泉州收获了假期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全省“双第一”。成绩的背后,是“半城烟火半城仙、千古风华千古情”城市主题迅速直入人心,成为泉州文旅的最大IP。这一鲜活生动的城市主题,为广大市民游客读懂泉州提供了一个绝佳“入口”,有力促进城市文化力、向心力的凝聚。

    半城烟火半城仙 千古风华千古情——这个新春,城市主题打动人心
  • “文化盛宴”好戏连台 山

     玉兔欢歌辞旧岁,金龙腾飞闹新春。春节期间,为了让游客和当地群众感受浓浓年味,泉港区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为着力点,策划举办了非遗展演、体育赛事、民俗贺岁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切实让文化场所火起来、民俗活动热起来、人民群众乐起来。一幅幅充满活力的新春图景让“泉港是美丽家乡”更抵人心。

    “文化盛宴”好戏连台 山海泉港年味十足
点击排行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