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闽南“泉”味道 泉州风味里的闽南“岁时记”

2024-08-02 15:15:11 来源:

泉州月饼又大又圆,传统馅料让饼的味道更地道。(本报资料图片)

“咧嘴笑”碗糕是泉州人的过年糕点

游客品尝泉州名小吃润饼菜

泉州冬至至今保留着做“鸡母狗仔”的习惯(本报资料图片)

端午节,泉州街头巷尾肉粽飘香。(王柏峰 摄)

七夕传统小吃闽南风味糖粿(本报资料图片)

刚出锅的“煎(食+追)”,麦香四溢。(本报资料图片)

一道溢鸭汤蕴藏泉州人的养生智慧(本报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惊蛰稻,春分豆;霜降菜,立冬麦”“霜降食冬柿,冬至搓红圆”,泉州人饮食的仪式感贯穿一年四季,时令美食传承着闽南习俗,寄托美好愿望,春夏秋冬,滋味流转。

      春节蒸糕做粿、捞春饭,望岁有余粮;端午包粽煎(食+追),祈风和日丽,农作物有个好收成;七夕糖粿敬“七娘妈”,盼孩子健康成长;中秋炸芋头、做芋包,寓意事业有成;冬至搓红丸、做鸡母狗仔,祈福纳祥……

      翻阅泉州人的四季菜单,闽南的食文化与生活智慧一览无余。

     

      碗糕甜粿迎新春

      润饼菜成“思乡菜”

      从春天开始,“最闽南”的味道,就流淌在泉州人的传统食文化中。

      “蒸糕做粿发新年”,泉州春节的烟火气是从蒸糕做粿开始的。会“笑”的碗糕是泉州人过年时必备的糕点,有兴旺发达、发家致富的寓意。上等的糯米经过几轮浸泡后磨成米浆,加入酵母发酵,舀入红色的专用碗糕杯中用文火慢蒸,蒸出“笑纹纹、细细发”的“咧嘴笑”碗糕。老一辈泉州人在蒸碗糕时的规矩不少,比如,不许孩子在一旁乱说话,也不许掀锅盖急取食。出锅的碗糕点上红染膏,煞是喜庆,过年的气氛也随之“上线”。年糕在泉州被称为甜粿。石狮甜粿是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优质糯米、白砂糖、蜜冬瓜、金橘、香料等为原料制成,入口软嫩芳香,清甜可口。切片的甜粿裹上鸡蛋液煎,外表酥,内里糯,令人一口难忘。

      年夜饭的餐桌上,泉州人会准备一碗“春饭”。一碗米放上寓意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红鸡蛋、芋头、柑橘、红枣等,插上红纸做成的“春花”,“春饭”就做好了。“春”的闽南语发音与“剩”或“存”同音,有“年年富足有余”之意。

      泉州人拜年时,主人家都会拿出甜食让客人“甜一下”。“甜过”的客人会回上一句:“呷你甜,呼你越吃越‘好生’”,“好生”是越来越年轻的意思。麻粩、寸枣、花生酥、金橘糖、桔红糕、冬瓜糖、花生仁糖、蜜饯……泉州人的甜食集起了甜、香、酥、脆等口感,“甜”一下便满口生香。泉州的甜食不仅味道好,而且寓意好。甜甜蜜蜜的麻粩,带有来年生活红火的好彩头;金橘糖的“橘”在闽南语中与“吉”同音,象征大吉大利;寸枣形似红枣,有着早生贵子的寓意……每一样甜食里都饱含着对新一年的甜蜜祝福。

      泉州人在春季里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清明祭祖了。泉州人祭祖需准备筵碗,祭祀结束后,筵碗的菜肴一起倒入锅中加热,搭配花生末、香菜,用润饼皮包裹,加上辣酱,就成了润饼菜。润饼菜源于古代中原祭祀春神的“春盘”,如今,它已成为一道闽南人的“思乡菜”。清明粿同样是属于泉州人的清明味道。清明粿分为麦馅粿和鼠曲粿两种。麦馅粿用麦粉、红糖制成皮,豌豆为馅,皮的清甜与馅的豆香完美融合,别有一番滋味。每年清明前后,鼠曲草快速生长,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地的居民将鼠曲草捣碎成泥,加入糯米粉,捏成粉团,包进干萝卜丝、香菇丁、肉丁、虾米、笋干等馅料。蒸熟的鼠曲粿,软糯咸香,一口咬下,尽是春天的味道。

     

      端午时节“煎(食+追)补天”

      七夕糖粿源自“果食”

      泉州人的夏天,从一碗虾面开始。泉州有“立夏食虾面,吃了勿破病”的说法,表达了泉州人祈盼在夏季身体健康的美好心愿。

      立夏过后,就是热热闹闹的端午。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泉州,粽子被泉州人当成了“气象仪”。春夏交替之际,泉州人爱讲一句:“未食五月节粽,破裘伓甘放。”意思是,端午之前,闽南的天气忽冷忽热,棉袄还不能收起来。过了端午,天气才会热起来,就能换夏衫了。

      在泉州,端午还有“煎(食+追)补天”的习俗。端午节之前,泉州常常阴雨绵绵。盼晴心切的泉州人就有了“煎(食+追)补天”习俗,取意于仿效女娲炼石补天,将雨水堵住,让田地里的庄稼有个好收成。泉州的麦(食+追)有咸有甜,用麦粉加糖调成浓糊状煎熟,便是甜口的美食;麦粉加上肉丝、虾皮、海蛎、韭菜、葱花等食材,便能做成咸口的小吃。

      “小满,小满尽田赶,小工饭大碗”。进入小满节气,闽南人农活多,吃食以简单耐饥为主,此时,泉州特色萝卜饭、高丽菜饭、相传湖头炒米粉等“混搭主食”就被端上了餐桌。相传湖头炒米粉曾被清朝名相李光地带到京城,成为康熙“升平嘉宴”里宴请群臣的美味,被康熙称为“米粉王”。湖头米粉用上好的山泉水和上等糯米制成,与海蛎或蛏干、虾仁、冬笋丝、三层肉丝或猪腿、蒜葱等一起翻炒,口感柔韧细腻,令人垂涎三尺。

      泉谚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泉州人将天帝的第七个女儿,也就是大众熟知的织女称为“七娘妈”。在泉州,有七夕拜“七娘妈”,祈愿孩子茁壮成长的民俗。敬拜“七娘妈”,少不了一碗糖粿。糖粿有红、白两色,泉州人将糯米搓成团后压扁,煮熟后撒上花生末、白糖食用,香甜软糯。其实,糖粿是古时中原文化入闽的遗存,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七夕以油面糖蜜,造为压笑儿,谓之‘果食’。”700多年后,吃上一碗甜蜜的糖粿,犹如穿越时空,回到宋元过一回泉州的七夕节。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泉州人的秋天,要拜“月娘妈”,要“食芋”,要“呷灯柿”,还要进补。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泉州人要拜“月娘妈”。泉州祭月崇拜的习俗源于古越族的后裔疍民,女性带着孩子在自家庭院、楼台等处安排香案,供上月饼、芋头、龙眼、柚子等拜“月娘妈”,祈盼一家人平安好运。

      《泉州府志》记载:“泉俗中秋以月饼、番薯、芋魁祭先及神,前一两天,亲友以此相馈。”泉州的传统月饼也叫团圆饼,又大又圆,馅料是以三层肉、花生、芝麻、冬瓜糖、糯米粉、葱头油、白砂糖等混合制成。

      “八月十五,听香食芋。”芋头也是泉州人拜月供桌上的主角。中秋前后,闽南地区迎来芋头、红薯的收获季。芋头与红薯去皮切片,裹上面粉油炸,起锅后松软酥脆,白的芋头和红的番薯,色似金银,寓意包金包银。闽南语中,“芋”与“路”谐音,“芋子”与“护子”谐音,因此,芋头还有“食米粉芋,有好头路(即工作、事业之意)”和“护子护孙”的美好寓意。中秋时,闽南人还会用芋头和番薯“敬田头”,到自家田边敬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泉州,烹制芋头的花样繁多。安溪湖头芋包,以白米和白芋头为皮,猪肉、葱头、炒花生为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中秋时,湖头家家户户制作芋包分赠亲邻,受赠者要故意用“今年芋包做不好”或“不好吃”等贬语“回敬”,民间有“嫌”的人越多,送的人家中运气越好的说法,因此也有了“芋皮包,包肉馅;贴人吃,贴人骂”的俗语。石狮芋圆选用上好的芋头去皮后切条状,加入地瓜粉揉捏,再包上以马蹄、瘦肉、盐、味精、五香粉制成的馅料,搓成丸状,放入锅中蒸煮。芋圆蒸熟后,按十字状剪开,淋上高汤,加上甜辣酱和花生末,轻咬一口,美味又有嚼劲。

      泉州的秋季里,还藏着闽南人的养生智慧。“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秋季适合温补,食鸭正当时。除了姜母鸭,泉州的盐烧鸭也是特色名菜。做盐烧鸭,盐和姜缺一不可,整只鸭子在砂锅中慢炖,直至筷子一戳就能骨肉分离,鸭肉吃起来软烂入味。‌溢鸭汤也是一道独具有‌闽南特色的传统美食,将洗净切好的鸭肉放入隔水炖锅中,不加一滴水炖煮,数小时后,鸭肉溢出汤汁,一道溢鸭汤就做好了。在泉州人心里,鸭子溢出的汤汁每一滴都是精华,能够健脾化湿、补益虚损。

      “霜降食灯柿,不会流鼻涕”,泉州人有在霜降时吃柿子的习俗。新鲜柿子味甜汁多,但保鲜期只有10多天,泉州人便将柿子晒成了柿饼。在安溪、永春、南安等地,都有晒制柿饼的传统产业。柿子洗净、削皮、晾晒、反复揉捏,晒上三四十天方能出霜成为柿饼。泉州的柿饼霜白肉红,口感香糯甘甜。

      月饼番薯和芋头

      中秋拜月的“主角”

     

      补冬补出山海宴

      冬至要搓“冬节圆”

      补冬是泉州冬季的一场盛事,牛、羊、鸡、鸭、鹅、鸽、鹌鹑等肉类,与红膏蟳、九节虾、鳗鱼等海鲜,搭配出了一桌闽南特色的“山海盛宴”。提起补冬,泉州人大多会想起水门巷,这里也被称为“补冬巷”,泉州人喜爱的补冬菜肴尽在其中。走进巷子,羊肉煲、鹅肉煲的香味扑鼻而来,新鲜的黑山羊和狮头鹅经过一天的焖煮,色泽诱人,肉质软烂。羊肉煲的汤汁里,若再烫上茼蒿菜,滋味更是勾人。红膏蟳也是泉州人眼中大补的食材,红膏蟳除了干煎,还可以和番鸭一起炖成汤。蟳饭更是泉州一绝,将干贝、香菇、胡萝卜等放入锅中炒熟盛出,再将糯米单独下锅翻炒;炒过的食材与糯米一起焖煮,煮至八成熟时,将切块的红膏蟳放入锅中焖煮。煮好的蟳饭,米粒金黄,红蟳橘红,看起来红红火火,吃起来味道鲜美。

      补过冬,泉州人开始期盼冬至的到来。“冬节小年兜”,在泉州,冬至被称为“冬节”。“冬节”的称呼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每到“冬节”,官府会举行“贺冬”的庆祝仪式,并为过节而例行放假,百姓们会在这天与亲朋相聚过节。随着中原移民南迁入闽,“冬节”习俗也跟着传入泉州,泉州人便将这一天当成了“小年兜”。

      冬至要搓“冬节圆”,泉州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风俗。不同于元宵节吃的“上元丸”,冬节圆没有内陷,直接用糯米粉搓成小小的丸状,有红、白两种颜色。搓好冬节圆,与红糖、姜片、田薯等配料一起加水烹煮,就是一道冬至专属的泉州甜汤。“咱厝人,冬至时,碨米绞粞搓红丸。搓糖粿,无稀奇,捏猪捏狗捏金鱼。”搓冬至圆时,心灵手巧的泉州人还会用糯米团捏出金锭银宝、瓜果,以及鸡、狗、猪、羊、兔、鱼等造型的“鸡母狗仔”。这些带有吉祥寓意的糯米“吉祥物”里,藏着泉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二月甘蔗倒尾甜”,农历十二月,正是甘蔗收成的日子,整根甘蔗从头到尾都很甜,就像辛苦了一年的泉州人,在年底收获了甜蜜和幸福。四季更替,应季而食,泉州人用时令的滋味书写了一部闽南“岁时记”。

来源:泉州晚报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