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闽南木偶戏—演绎人生众相

2016-05-16 11:17:47 来源:

  古时,木偶戏又被叫作傀儡戏,是百戏之首,也是闽南地区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闽南艺术中独树一帜。依稀记得,每当木偶戏开场,三尺戏台“八卦棚”下总是围满了观众,不管是老人小孩,都满心期待好戏开演。细看这些木偶,一个个精工雕刻、眉眼传神、服饰华美,生旦净末丑,无不栩栩如生。

  木偶戏表演的前提是木偶的制作,台上活灵活现的木偶离不开台下制作木偶的手艺人。近日,记者走进康美镇福铁村,探访了一位坚守木偶制作35年的老艺人傅明筑,他默默地守在戏台背后,一丝不苟地运筹着木偶们的命运,演绎着它们的喜怒哀乐。   

傅明筑正在雕刻木偶头。

    钟情木偶雕刻35载

  在南安,木偶戏有提线木偶和掌中木偶之分。每逢民间婚嫁、寿辰,抑或是新建屋厦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谢天酬愿,总会请来提线木偶戏班子表演,以示大礼。而掌中木偶,在闽南地区则称为“布袋戏”。

  一丝一线,一提一拉,木偶便在艺人手中活了过来。而除了线丝带动的肢体语言,木偶的表情也是相当丰富。俗话说,看人先看脸,人物的善恶美丑、爱恨情仇都直观地体现在脸上。从观赏的角度来说,木偶的脸是最吸引人的,因而木偶头的雕刻在木偶的制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康美,说到木偶头雕刻,大家便会想到傅明筑,他是远近闻名的制作木偶头大师。从20岁开始从艺,傅明筑的木偶头雕刻已经走过了35个春秋。当年,傅明筑的爷爷是泉州提线木偶表演名师陈天恩的好友,高中毕业后,傅明筑得以进入泉州木偶剧团学习雕刻。尽管父亲和爷爷都是木偶雕刻师傅,但傅明筑的雕刻技术更多的是师从剧组。

  以往,木偶艺人也要会木偶的制作,如今,木偶艺人会自己制作木偶身体,而木偶头则由另外的师傅制作。在泉州,已经没有既会表演又会雕刻木偶头的大师了。傅明筑告诉记者,他也懂一点木偶服装的刺绣,但由于销量不好,便放弃了。

  记者跟随傅明筑来到其家中,刚到大门口,便闻到一股清新怡人的木头香味。“发出香味的木头是樟木,也就是木偶雕刻的原材料。”傅明筑说,樟木能防虫,有淡淡的香味,木料软而不易开裂,非常适合雕刻。制作后也不易变形,储存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木偶头的雕刻一般选用樟木。

  记者看到,傅老家的院子里堆满了手掌大小的木头,木偶头的制作就是从这样一块不起眼的木头开始的。打粗坯是木偶制作的第一步。提线木偶素有“三十六身,七十二头”的说法,如文生、武生、龙王等人物形象在雕刻前早已印在了雕刻师傅的心中,而要学会雕刻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则需要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才可以的。

  在与傅老的聊天中,木屑像花瓣一样在傅老手中坠落,一个木偶的大致形象便出现在记者眼前。傅老说,打粗坯是木偶雕刻中最难的一步,下落的每一刀都要胸有成竹,稍不留神,木偶就会有偏差,而稍有偏差的木偶不能被修复,只能重做。

  “木头人”牙舌眼都能动

  看花容易绣花难,木偶头的雕刻比想象中要难上许多。“光提线木偶的头像就有72种,而掌中木偶则高达上百种,每个形象都要牢记于心。”傅老已经数不清他雕刻过多少木偶了。只见傅老家的储藏间里陈列着上百种木偶头,每个木偶头都是傅老亲手雕刻的,除了制作好供别人挑选的样品外,也有傅老收藏了几十年的木偶。

  出于好奇,记者随手拿起了一个木偶,把玩间发现,木偶的眼睛还会转动,有些木偶的牙齿、额头、舌头等部分也很灵活。“这些动的部位都要在里面安装机关。”傅老说,比如要让木偶的眼睛动起来,就要将木偶头内部掏空,再将眼睛固定在挖空的眼睛部位。以往没有任何工具辅助的情况下,掏空一个木偶头就要花上半天的时间。傅老的手掌长满了厚厚的老茧,而它们正是挖木偶磨出来的。相对于眼睛,木偶额头和下巴部分的制作则较简单。“牙齿要一点点打磨,要让每颗牙齿都能上下吻合。”傅老说。

  为了让木偶表演更为精彩,木偶头往往要装上好几种部位的机关,而这样的机关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懂了。“初具模型的木偶要进行打磨、打底、上色。”傅老说,光打磨和打底两道工序就要反复十几遍,而为了更好地保存,木偶在用功用料上也是不遗余力。打底时,每打一层底就要再抛一次光,完成一个木偶一般要打七八次底,抛七八次光。

  “由于木偶较为小巧,表演也有一定的距离,每场木偶戏都有剧情要求,因而画木偶脸时脸部标示要特别体现出来。”傅老说,木偶脸部的线条粗细有些甚至要用微毫米来计算,画脸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据傅老介绍,一个木偶的制作往往要几个人分工合作,而他在剧组时主要负责雕刻。出于对木偶的喜爱,闲暇时,傅老也要到画师那学上一会,再自己画上一会琢磨琢磨。剧组的学习奠定了傅明筑的绘画功底。

  为了能够学到木偶头制作的精髓,当年还是学徒的傅明筑曾收集了大量江加走的木偶头加以研究。江加走被国际木偶界誉为“木偶之父”,其作品奠定了泉州木偶的神韵。后来迫于生计,陆续以低价出手很多,谈及此事,傅老还是觉得有些可惜。恰是这份对木偶的热忱让傅明筑后来的作品不仅有了自己的特色,还保留了江氏木偶头的那份传统韵味和美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还在剧组学习的傅明筑制作的作品被台湾一位布袋戏艺师看中,并全部买下。从此,傅明筑的木偶头在台湾木偶界声名鹊起,至今已成为台湾很多木偶戏的“御用”道具,也受到了收藏家们的青睐。“我的作品还被台湾的博物馆收藏了。”傅老颇为自豪。

  尽管木偶戏仍活跃在闽南民间艺术中,但比起以往却萧条了许多。年轻人对木偶戏越来越陌生,老手艺人们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庆幸的是,傅氏木偶头制作绿树常青,这也得益于源源不断的台湾订单以及傅老的那份坚持。“80年代的一只木偶头可以卖到200多元。”傅老说,他离开剧组后便开始独立接单,专门从事木偶头制作。如今,傅明筑开设的泉州木偶明筑艺坊已有七八名手艺人了。“女儿也放弃了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加入到木偶制作的队伍当中,负责木偶头的上色。”傅明筑说。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木偶的制作工艺也进一步改良。2013年,傅明筑购买了一台雕刻机,木偶的初步模型便由雕刻机替代手工完成。“以前纯手工制作时,一只木偶头的制作要花上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订单量多的时候,通宵赶工也是常有的事。”傅老说,引进雕刻机后,如今的艺坊一天能做上四五个木偶头。

  随后,傅老取出一个看似有点磨损的木偶头告诉记者,这是他年轻时候的作品,每个部位都是他手工完成的,与现代制作相比,除了脖颈内部的打磨略显粗糙外,其他并无两样。据傅老介绍,现在能够独立制作一个木偶头的人已经不多了,因为不仅要会雕刻技术还要懂得绘画。“许多年轻人没有看过传统的木偶,人物形象模糊,更别谈制作了。”说到这,傅老略显失落。

  锣鼓声响起,相信木偶戏会在木偶制作人的这份坚守中继续上演……

        老手艺档案

  泉州木偶头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工艺品。据考证,汉代是我国歌舞百戏兴盛勃发的朝代,也是傀儡品种兴盛勃发的时代,汉代傀儡列于百戏之首,与“百戏”一起成为中国戏曲形成的源头。据文献资料考证,傀儡戏唐末传入泉州,宋代在闽南地区广泛流行,俗称“嘉礼戏”。同时,泉州古称“佛国”,历代各种宗教长期和睦共处,各式宫观寺庙中的民间木偶神像雕刻应运而兴,且不管是泥塑或木雕的诸神造像,都较完美地继承了唐宋以来汉族民间的彩绘风格,因而傀儡头造型的主要特点也比较完美地保留了雍容丰腴、神韵含蓄的艺术风格,佛像造型与雕刻技艺高超,出现了不少无名氏雕刻能手。

 

原标题:闽南木偶戏—演绎人生众相

 

本文出自泉州品牌发展中心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http://www.pinpaiqz.com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