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
讲座上,梁春晓从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和新特点,深刻剖析了未来信息社会的经济浪潮。他认为,技术的发展与商业模式总是相匹配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获得发展的时候,就会影响商业模式,就像云计算对淘宝、天猫、余额宝的支撑作用,意义非凡。余额宝每天上亿用户定时算帐,赚了几分几毛几块钱都要计算出来,如果没有云计算,也就没有余额宝。
梁春晓表示,随着信息生产力的发展,从PC到移动终端及线上线下多端互动,信息经济的崛起,推动整个经济、基础设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叠加、纵深分布(云计算技术、互联网和各种移动智能终端),使得整个经济,正在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信息化转型。消费者的信息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90、00后这些新新人类的社交、娱乐、购物等习惯特征,决定了他们无论是作为消费者、员工还是创业者,都为互联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信息时代是发展必然的趋势。
在梁春晓看来,信息技术的指数增长远远超出想象,而信息经济将会是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的核心动力。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经济体,将是中国未来经济体当中增长最快,最有活力,而且促进中国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的最大动力。现在整个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不再是工具层面和渠道,而应该是基础设施层面。未来几年,云网端将成为新基础设施。梁春晓表示,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褪去,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正在改写各行各业的竞争规模,站在渠道的层面上看电子商务显然是落后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重构自己的体系。而有一些企业和草根创业者,正是基于电子商务互联网构建的新的基础设施,正在做着一些有效的尝试。作为平台经济主导的新商业生态,淘宝本身就是新商业生态的一个简单例子,在这个平台上,消费者、店铺、各种各样的服务商(包括软件服务商、代运营服务商、物流公司、支付平台等)共同组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商务形态的新的商业生态。
提到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互联网+”,梁春晓认为,“+”只是简单的结合,能成功才是对原先模式的融合和转型。“+”在什么地方很重要,加在旁边,只是个工具,加在前面只是个渠道,应加在脚底下,成为基础设施。
基于大数据探索新路
当前,中国正处于大转型时期,梁春晓表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一个很重要的点是,现在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多的不再是依赖资本、人力,而是依赖于数据,数据越来越成为经济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价值存在。
梁春晓称,大数据对传统的零售行业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青岛红领”的个性化定制、“尚品宅配”做到零库存等案例正是基于对大数据在产业链中的应用,而探索出的新的路子。大数据潜力的加速释放、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诸多领域的打通,将给未来商业模式提供多种可能性。“实际上,在淘宝的平台上,很多80后、85后创业者们,十几个人创造一年几千万的产值,就是靠对数据的挖掘、服务、增值来创造他们的商业价值。”
大众创新将成主流
电子商务作为经济未来增长和转型的核心动力,其主导权已经从生产者、流通者转移到消费者手上。大众创新的不断涌现,需要企业要重视大众创新的力量,“那些来自底层的、草根的、边缘化的创新将会逐渐成为主流。”在互动环节,梁春晓介绍到,阿里集团的创新文化,正是鼓励大家不断地创新,允许犯错,然后在众多的尝试中,找到新的有用的东西,而对小、微企业和草根创业的关注,正是阿里对大众创新的一贯支持。
针对电子商务时代大规模协作走向主流的问题,梁春晓以沙集模式来举例说明,在那里网商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很好的体现,几乎所有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找到专业化的服务商,在淘宝、天猫以及B2B、B2C领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服务,也体现了这一点。
讲座最后,梁春晓称,互联网新经济体的崛起和互联网跨界渗透,使得跨境经济也开始重塑全球贸易的格局。农业时代通过不断打仗、争夺土地来取得价值来源,工业时代争夺焦点在资本上,而现在,数据开始成为新的价值,竞争正在从实体空间向信息空间延伸,而如何通过信息空间的基础设施,用数据、信息来赢得未来,是每一个经济个体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移动一直把中国联通当作是竞争对手,结果发现腾讯才是。新东方一直把其他的教育机构当作竞争对手,最后发现百度才是。未来很多的行业都将会遇到很多打劫者,跨境和渗透将会成为趋势。”实际上,随着云网端的技术发展,生活中百亿计的智能终端,正在不断采集各种各样的数据,对我们的生活发生重大的影响和改变。未来已经发生,我们且走且创新,因为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