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一支香撬动大产业 永春香业:泉州新的产业集群

2013-02-26 15:29:42 来源:未知


  彬达制香厂研发的一款香具,山水园林造型,清香自上而下溢出,似流水潺潺,云雾袅绕。 (林耀平 摄)  

 
  核心提示
  沐浴、更衣、焚香……古人行大礼、做大事前必经的环节,那一缕缕清香散发出融合天地人“三才”的和谐情结。而今,现代人崇尚返璞归真,强调纯洁心灵,重拾起被淡忘已久的“香道”。在国内,这一传统文化与产业的典型结合,指向了泉州永春。
 
  阳光灿烂的日子,从永春达埔汉口村经过,人们先是被浓浓的香味吸引,循着香味,可以看到村居前后晒香场那五彩斑斓丝绸般的各色香品,抒情点说,那是“香海”。
  伴着冬末春初的暖阳,我们来到位于达埔镇白沙口的“中国篾香城”,这是永春县打造“中国香都”的产业集群示范点,集中了永春县最具实力和科研实力的香企,吸引了一批制香机械、设备研发、佛具制造、佛珠手链工艺品加工、竹木制品加工企业入驻,以香文化展示为主题的特殊手工业旅游项目也在此兴起。
  永春香产业,正推动香品从传统的朝拜用品向养生保健文化礼品转变,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集群未来可期。
  创新
  一小盒香卖出1380
  在兴隆制香厂品香室里,陈列柜上琳琅满目摆着各种香品。总经理林文溪拿出一个精致的黑色绒布袋,上面压花红字“品香笏”,袋子装着一个压嘴可折叠黑檀木质线香架和一支黑色的“口红”。“口红”其实是支合金材质的便携香盒,他旋开盖子,抽出一根长10.5厘米、直径0.3厘米的红檀香,插入线香架的压嘴后点着,袅袅的烟气缓缓升起。林文溪右手握着线香架,从距左肩前约20厘米处,缓缓弧形推移至身体右侧,如此反复三次,轻烟萦绕,沉香味由轻而重,循环往复,闻之顿感神清气爽。“这是用上好的檀香辅以中药材制成的,售价1380元,是一款保健香。”林文溪不无得意地说。
  “说到篾香,很多人会认为是烧香拜神用的神香,但永春篾香早就超越了这一传统,向更多领域进军了,动辄成百上千元的中高端产品逐渐占据市场。”永春县达埔镇党委书记郭赐福说起永春香企发展态势一脸的自豪。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一批勇闯市场的制香企业转变了神香产业发展理念,努力探索产业转型之路,通过技术创新,使产品跃升到保健、养生、文化欣赏的更高层次,提升附加值。
  我们走访了中国篾香城里几家制香企业,看到永春的香品已经从单一的神香发展到保健香、卫生香、无烟香、工艺香等系列,外观则有线香、篾香、盘香、塔香等不一而足。各色的香品除了适应不同场合使用外,还根据人群特点分为“男人香”“女人香”,香具更是从最常见的香炉发展到手炉、香筒、香插、香囊等,既是香品也是美观的饰物。
  转型
  香企撑起永春产业巨擘
  海丝之路,也是香料之路。永春的制香业可追溯到300多年前,居住在泉州湾的阿拉伯蒲氏后裔于明末清初移居永春达埔镇汉口村,篾香开始流传、发展。制香人由最初的3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4万多人,家庭作坊近300家。这是永春香产业往产业集群发展可仰赖的基础。
  “我们有好的制香技术,却一直在为别人生产,赚取一点点的代工费,要想发展,就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打造百年企业!”1998年就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商标的曾建全说。同样上好的香坯,国外到达埔购买不过1吨1.6万元,但拿回去换个包装和品牌,返销国内就要涨到4.2万元。
  为了打破这一粗放型的家庭作坊模式,促进企业向规模生产、自主创新、工业化和标准化转型升级,2006年,永春申请了永春篾香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0年,在达埔镇建设中国永春篾香产业城(一期),企业迎来了扩大规模、转型升级的新契机。
  “目前,我们拥有200多家篾香生产企业,香业总产值4亿多元,产品远销东南亚,是我国最大的神香生产基地之一,拥有省著名商标7枚、市知名商标7枚,13家制香企业通过ISO认证。”晒起成绩单,郭赐福喜笑颜开。
  硬件成熟,如何帮助制香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成为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进入2012年,永春的香产业日益“吃香”了,人们在品尝永春芦柑,畅玩众多生态旅游景区后,还会走进制香企业,围坐在点香室,边品茶,边感受香道文化,再到厂房里了解制香过程,欣赏“仙女散花”晒香绝活。中国制香协会还把年会拉到达埔举办,不仅促进业界对永春香产业的了解,也进一步扩大了永春香产业的影响。以前,达埔生产的篾香,各家企业都在靠业务员对外推销,现在是省内外客商循着媒体的报道找上门来,客源较往年翻了两番,2012年的销量则比上年翻三番。
  扶持
  “香八条”推动产业发展
  我们在永春县政府采访时,听相关负责人说香企,谈香道,论如何培育香产业技能大师,听他说出个新词——“香八条”。正不解其意,在场的永春县委宣传部干部笑着解释说,哦,这是县里推进香产业发展的八条措施的简称。
 
  2012年10月,《永春县关于推进香产业发展的八条措施》正式实施,“香八条”从促进涉香企业积极“二次创业”入手,引导涉香企业公司化、规模化和抱团发展,以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做大做强香产业。主要内容包括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金融服务力度、用地保障力度、企业创业扶持力度、企业管理提升力度、企业市场开拓力度和企业培育力度等八个方面。“香八条”里,每一条下还有具体规定,包括企业用地补助、出口奖励、企业纳税奖励等,企业研发新产品,政府还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同时,县直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专门扶持措施,如县委组织部出台了《永春县香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县工商局出台了《关于助推我县制香产业发展壮大工作意见》。
  企业家们对香产业扶持政策反响热烈,普遍认为这提高了传统香企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以前研发新产品都要自掏腰包,现在只要研发成功就能获得不菲的奖励,抵去研发费用,还能购置新生产机器。”采访中,有企业家精明地算了一笔账。
  用地保障方面,新取得的工业用地可在合同签订一个月内缴纳全部出让价款的50%作为首付款,其余款在一年内缴清。金丰香厂负责人林文勇对此兴奋不已。“原来100%的钱都要用来买地,现在只要首付50%,剩下的50%可以用来企业运作,对整个篾香产业做大做强意义重大!”
  如今,以达埔为中心的永春制香业,不仅与河北古城、厦门翔安、广东新会并称“中国四大制香基地”,围绕永春篾香发展起来香品产业、“香道”文化方兴未艾。占地1250亩的中国永春篾香产业城(二期)即将动工,将建设制香原材料基地、工业厂房、香文化展示中心、居住小区等配套设施;篾香城通往泉三高速公路蓬壶互通口的道路也将动工建设;永春县香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开始实施,5年内,将有100名在全省同行具有明显优势的香产业人才队伍和10名左右在全国同行享有较高声誉的香产业领军人才脱颖而出。2012年冬至时,返乡的台湾永春籍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在品味了家乡的篾香神韵后,欣然题词 “一缕传千里,跨海来拜香”。
  永春县委书记林锦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香文化、香产业已成为永春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新增长空间。永春已经启动“中国香都”申报工作,并积极推动成熟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香产业正在朝着集群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转型升级,永春有信心、也有能力将之打造成为泉州又一张鲜亮的“产业+文化”品牌。
  在经济重镇兼文化名城泉州,除了熟悉的“文道”“商道”“茶道”外,人们正品尝到一股清新而浓郁的“香道”。

 
(□来源于2013年2月22日《泉州晚报》   □记者 林耀平 杨杰 林铭珊)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