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为人力资源装上“数智大脑”

2024-01-24 14:42:07 来源:

 

杨志明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

孟庆伟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建设劳动学会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

郑文生 领航咨询集团创始人

李天国 人社部劳动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主任

王锋 黎明职业大学校长

黎明职业大学学生在校内开展生产性实训活动 (郭剑平 摄)

      本期主持:郭剑平

      嘉宾名片:

      建设“数字中国”为数智赋能开辟广阔发展空间,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数智赋能人力资源创新迎来“黄金期”。1月14日,展望2024“筑桐引凤”行业大咖百脑汇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泉州举行,来自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围绕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畅谈心得、分享经验,激发人力资源新动能,汇聚泉州建设新力量。本期民企会客厅邀请有关嘉宾就有关话题与您共同探讨。

      催生新兴职业,用数据帮助决策

      主持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数智融合新赛道,这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杨志明:数智融合深刻改变着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使“资源人资”“产业人资”向“数字人资”“智慧人资”跃升。经济转型中,新需求引导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市场,新职业开发新领域,新业态带动新就业。2019年至2022年,我国发布74个新职业,其中与数字化、智能化紧密关联的职业占60%左右。数智赋能人力资源的创新将驱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一批融合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新型建筑、旅居康养等现代服务新业态的优势企业,正在形成数字经济新动能的创新板块。

      孟庆伟: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服务的两个主体(企业与人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还在快速推进。传统组织转向平台组织,从业者对企业忠诚转向对职业忠诚;职业概念越来越模糊,职业、专业、行业的跨界融通将成为常态;区块链技术重构了社会诚信体系,人的职业属性由单位人转向社会人;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ChatGpt的商用推进,工作和工作者将越来越分离;传统雇员社会开始消失,个人价值迅速崛起,国家相关法规、条例、规定面临调整优化。

      郑文生:数字化的逻辑是通过数据来验证企业家的决策思维。没有数据做决策,企业管理质量好不到哪里去。数字化的背后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模式变革,是企业家的自我革命,是对企业管理的“刮骨疗伤”。人力资源数字化解决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帮助企业把过去的所有沉淀平台化。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泉州“创二代”,拥有了站在全球视角的知识结构和眼界,他们是泉州民营企业再次起航和创新的希望。以恒安、安踏、九牧等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杆企业,都走在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提升职业能力,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主持人:如何看待AI、ChatGPT给人力资源行业带来的冲击?

      孟庆伟:ChatGPT的商业应用,对策划、文案、编辑等一大批职业带来巨大冲击,过去人工智能替代传统的重复性流程式劳动,现在人工智能将取代一大批脑力劳动为主导的职业,这就需要未来的职业人储备、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以应对全新的职业需求。

      杨志明:数智赋能创新的“底气”来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积聚海量数据的要素聚“金”,来自创新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海纳百“川”,每一个进入数智赋能的人都受到创新的熏陶和数字的感染。让人才与产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源融合的新一代数智人力资源注入新动能。

      养成数字素质,经营人心提高效率

      主持人: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孟庆伟:当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时,挖掘、分析、整合、应用数据形成新的生产力,这将成为全新的创造性思维,谁拥有并实践这种思维,谁就拥有未来。“数字素质”是当代人需要补充的强身壮体的“钙”,创造性思维将引领知识重构、能力重塑、认识重建、价值重树。数字社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已成为现实,开放性、互联性、创造性将是企业和个人思考与实践的重点。

      杨志明:中国劳动学会课题研究显示,我国将进入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引领的“人才时代”、高技能人才引领的“技工时代”,将从“人口红利”向“技能红利”转变、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跃升。“两才”(高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并重、“两归”(“海归”“城归”)并用是数字化转型中加快人力资源纵向提升、激活蛰伏的人力资源潜力的战略导向。

      李天国:更新观念、打造人才与企业的新活力。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沟通是最有效手段。二是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激活被闲置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三是让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创新的主导力量;用“仆人式领导”方式营造一个能鼓励下属发挥最佳表现的环境,创造一种文化,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并真正相互承认。四是注重制度的内生性。五是拓宽视野,重塑知识体系。总的来说,经营人心是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新视角。

      市场需求为导向,产教研融合是关键

      主持人:数字经济时代需要营造怎样的职业教育生态环境?

      孟庆伟: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繁衍出的新型服务职业,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力资源市场的价值规律告诉我们,职业教育以应用为主,重点强调技能和技艺,重在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而不在理论水平有多高。政府和市场应提供多元化适应多需求的职业教育产品。职业教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应因需而变,学习的目的完全在于应用,职业寿命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同时,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才能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高端技能人才群体。

      王锋:产教研融合是高质量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关键。未来社会的主流教学方式,除了教室、实验室以外,还应该设立工作室(坊)、实训室。近年来,泉州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两翼”建设,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汇聚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产业教授、泉州工匠、技能大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等,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打造与专业相匹配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开放、多元参与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建立行业、企业资深专家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长效机制,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企业实际需要的紧密对接,将数字素养等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激发人力资源新动能

      万物互联的时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突破时空约束,开辟数智融合新赛道,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面对当前经济恢复中多重冲击叠加的挑战,面对一些地方发展数字经济遇到的人才“短板”挑战,面对诸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市场挑战,创新则盛、守旧则衰,这是市场经济定律,也是近年来数字经济成功实践的经验。

      助推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人才流、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数据流源源不断地流入数字经济“洼地”、数智人才高地,使每个员工进入人力资源数智赋能“云”时代的环境,如同进入“磁场”一样,能“沉浸式”“故事性”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刷新自己”,激发人力资源新动能,汇聚泉州建设力量。

来源:泉州晚报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