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预制菜:从“菜篮子”到“菜盘子”——预制菜“占领”市民餐桌,进入商超、餐厅,预制菜生产促进我市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2023-07-21 15:56:32 来源:

年轻人聚餐时,做的菜中有不少是预制菜。(CFP 图)

农业合作社人员采摘佛手瓜

现场进行佛手瓜的食品安全检测

佛手瓜装箱

预制菜市场推动玉米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多元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佛手瓜装车

基地与餐饮公司签订协议

预制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乡村致富。

蓝田乡一些即将收成的地瓜也将做成预制菜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方便快捷的预制菜(也称作“团餐”)已悄然“占领”市民餐桌,成餐饮消费“新宠”。这个吃出来的新市场炙手可热,吸引品牌餐饮、连锁商超、生鲜电商等加快布局。与此同时,各大餐厅也不乏预制菜身影。

      泉州,尤其安溪,是预制菜的重要生产基地。记者进入这些基地实地采访,了解到预制菜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政府也因势利导,举办产销对接会,促进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谢伟端 通讯员 谢华云 张锦川 陈泉森/文 受访者/供图(除署名外)

      迎合快节奏生活 年轻人成消费主力军

      预制菜的方便做法让厨艺“小白”变“大厨”,迎合快节奏生活下无暇下厨的年轻消费群体,与此同时,预制菜也越来越多地进入餐厅。

      相比动辄花费六七个小时准备饭菜,预制菜很方便,让“厨房小白”也能秒变大厨。“90后”王女士是位上班族,一日三餐多在外面吃。今年的一个周末,她去超市购买了一盒加热即食的烤鱼来招待朋友。那是她第一次买预制菜,没想到结果还挺惊喜。她说:“这个烤鱼味道与餐厅的差不多,我自己再加点配菜,都可以假装是大厨做的了。”对于预制菜,她持赞许态度。她表示:“预制菜只需要简单加热或烹饪就可以吃,简直是‘厨艺小白’和懒人的福音。家里宴请客人拿来应急,是个不错的选择。”该说法得到掌勺多年的林阿姨的认可,林阿姨告诉记者,洗菜、切菜、配料、烧炸,几道硬菜做下来也挺累的,“逛超市看到预制菜花样不少,顺道买来试试,前几天买的2至3人食用的酸菜鱼口味不错,10多分钟就弄好了。如果是自己买鱼给家人做一盆同样的菜,最快也要半小时。”

      记者随机采访了解到,不少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解放”了厨艺,图个省事卫生、性价比高。“周末邀朋友来家聚餐,在网上提前买了一套家宴大礼包,14道预制菜,花费总共不到400元,比出去吃划算。”在泉州一事业单位工作的黄先生说,不会烧菜的他,竟然也能做出酸汤肥牛、玲珑小酥肉、青花椒风味烤鱼、蒜蓉粉丝扇贝、鱼香肉丝等一桌子菜,味道也还行。

      有专家认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想动手做饭,又不想“动太多手”,预制菜的低耗时、操作简单、易收尾特点让他们既能享受做饭乐趣,也不会增加太多麻烦。预制菜的走红,切中了消费者对即时性、便利性的需求,背后是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改变的大趋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日益凸显,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预制菜的方便做法让厨艺“小白”变“大厨”,更加迎合快节奏生活下无暇下厨的年轻消费群体。此外,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也倾向于用预制菜解决没时间给孩子做饭的问题。

      除了在普通市民中热销外,预制菜也进入越来越多饭店、餐厅。“我们承诺30分钟上齐所有菜品,如若超时将为您打折部分产品。”“我们承诺20分钟上齐所有菜品,如果超时,超时的菜品免单。”记者走访部分餐饮门店发现,不少商家在用餐高峰期仍承诺短时间内上齐餐品,这样的“高效”从何而来?背后多为预制菜托底。“餐厅从原材料采购、初加工、烹饪再到菜品上桌,这个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会远高于预制菜。目前,一些饭店使用预制菜的情况确实不少,预制菜在蒸箱里加热15分钟就可以上桌,对于餐厅而言降低了不少实际成本。”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在调研走访中发现,预制菜除了在机场、客运站等流动场景运用广泛外,目前也常见于婚宴、团餐、外卖等。

      品种丰富多样 线上线下热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预制菜进入泉州的各大商超,线上也有各式各样、品种繁多的预制菜热销,预制菜售卖机还进入省内一些小区。

      正因为预制菜的便利性,让商家看到商机。近日,记者来到泉州一些商超看到,琳琅满目的预制菜陈列在超市冷柜里:松仁玉米13.9元/盒、小炒黄牛肉19.8元/盒、糖醋小排35.8元/盒、金汤佛跳墙39.9元/盒……永辉超市有关负责人说,作为零售商超行业的龙头企业,永辉紧跟市场趋势,依托供应链优势与数字化建设,在2021年进军预制菜赛道,创立自有品牌“辉妈到家”。经过2年的发展,辉妈到家受到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而在线上,京东生鲜、淘宝淘鲜达、美团优选等电商平台上,记者搜索“预制菜”“半成品”,选购列表里出现了不少餐馆里常点的菜品,家常菜价格在10元—30元之间,海鲜类、火锅类价格在35元—90元之间不等,品种丰富。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在省内其他地方,预制菜甚至还能从售卖机上买到,比如在厦门集美区水晶湖郡三期、育秀里、国贸金海岸、水晶湖郡等小区门口,都摆放着两个“预制菜自助柜”。柜中,不仅有红烧羊蝎子、麻辣羊蹄、松茸瘦肉汤、酸菜鱼快手菜,还有台湾香肠、速冻粽子、小笼包、馒头和雪糕等商品,价格从5元到100多元不等。市民扫描柜上二维码,开通自助先购后付服务,就能进入购物界面,看到具体的商品名称和价格。随后,点击手机上的“开柜”按钮开柜,随机取出一件商品,再手动关闭柜门。不一会儿,系统自动感应,生成结算订单后扣去了相应费用。

      那么,预制菜在中国的发展规模如何呢?在近日举办的泉州市食品饮料产业发展暨团餐(预制菜)产销对接会上,中膳集团(安溪县蓝田籍企业家创办的企业)总裁李力强介绍,团餐行业发展将近百年,就全球范围来说,市场呈现产值高、外包率高、集中度高的发展现状;全球团餐三巨头索迪斯、爱玛客和康帕斯,其中索迪斯和爱玛客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跻身中国团餐十强。中国团餐业空间已经超过万亿元规模,预计2026年将达到3.6万亿元左右。疫情冲击之下,团餐业刚需属性凸显,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更强。疫情期间,团餐发挥了重要的民生保供力量,为百姓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就发展趋势来说,国内团餐市场呈现三大趋势:智慧食堂升级、品牌化经营转型、入局预制菜,餐饮供应链产业园集群发展模式的升级。

      预制菜成“致富菜”  绘就乡村丰收景

      记者实地采访“中国团餐之乡”的发源地安溪县蓝田乡,了解到该乡通过发展预制菜,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致富路。

      经常吃到预制菜的你,是否知道泉州,尤其安溪,是预制菜供应的重要基地?为了探究预制菜的生产、加工,记者近日来到了蓝田乡。

      连日来,蓝田乡蓝田村沙坵虎头佛手瓜种植基地迎来了采摘季。放眼望去,成片的佛手瓜长势喜人,瓜田里绿意盎然,藤蔓相互缠绕,爬满瓜架。村民们正穿梭在瓜架中,采摘成熟的佛手瓜,处处一派繁忙的丰收图景。

      近年来,蓝田乡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融合发展,在特色资源上做文章、在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在创新发展上求突破,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化布局,推进土地流转、撂荒地复耕,带领群众种植佛手瓜、玉米、绿叶菜等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致富路。

      “去年以来,我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通过整合资源,大力种植佛手瓜,目前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佛手瓜种植面积130多亩。”蓝田村党支部书记徐爱华介绍。如今,蓝田村的佛手瓜从曾经的“墙边瓜”,蜕变成群众增收的“致富瓜”。

      佛手瓜味甘,具有祛风解热、健脾开胃的功效,在瓜类蔬菜中营养全面丰富,常食用可增强免疫力,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安溪县康禾园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水来说,这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适合种植佛手瓜。今年的佛手瓜长势也很好,采摘期长,而且打理简单不费事,种植下去后只需简单施肥,长成后全年都可以采摘,成熟季每隔三四天就可采摘一次,今年预计每亩产量在2500公斤—3000公斤左右。

      蓝田乡是“中国团餐之乡”发源地,据不完全统计,蓝田籍企业家在外的团餐企业超过500家,从业人员近1万人,每天服务人群超过1200万人次,产值超过400亿元,业务遍布全国,并向“一带一路”拓展。为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乡党委、政府积极鼓励团餐企业与各村达成共建,通过“订单农业”包销农产品,让优质农产品“走得出去、卖得上价”,实现尽产尽销。

      “在蓝田乡项目办的牵线支持下,我们与蓝田村成功签订了佛手瓜包销协议,保底收购今年蓝田村生产的所有佛手瓜,目前已收购了将近4000公斤,家乡良好的自然生态,生产出来的佛手瓜品质也相当好。”厦门沛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福南介绍。

      通过订单农业种植,有效解决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农、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一体化”发展,有效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蓝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奠定坚实基础,预计可增加收入65万元以上。

      随着佛手瓜种植产业发展扩大,蓝田村既盘活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徐爱华介绍,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将近30人在基地采摘、打包、装车,村民们既可以拿到流转土地的租金,又可以到基地干活领到工钱,在家门口就能让“钱袋子”鼓起来。

      蓝田乡党委书记陈永忠表示,下一步,蓝田乡将进一步盘活要素资源,以项目为抓手,共同推进团餐食材基地建设,一手引入农业企业与村党支部合作共建,一手和团餐企业签订食材供应协议,着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多元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对接会挖掘潜力 助推产业发展

      泉州市食品饮料产业发展暨团餐(预制菜)产销对接会在安溪县举办,调查报告认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将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在产销对接会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安溪人创办的团餐企业超过800家,安溪籍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覆盖蓝田、城厢、金谷等13个乡镇,产值超过400亿元,业务遍布全国各地,并加快向海外拓展。截至目前,安溪县团餐企业斩获包括中国团餐促进发展奖、中国团餐百强企业、中国餐饮业十大团餐领军品牌等多项重要荣誉,得到行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为充分了解安溪团餐企业发展现状,安溪特从各团餐企业2022年企业营收规模、主营业务比重、经营项目数量、经营地区等维度展开调查行动,共收集调查问卷177份,有效问卷169份,并形成报告在泉州市食品饮料产业发展暨团餐(预制菜)产销对接会上汇报。

      从报告中记者了解到,参与调查企业2022年合计营收671.12亿元(其中中膳联盟体系营收241亿元,占比36%),管理经营项目数量3012家。营业额超亿元企业38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7家,合计占比22%。头部12家团餐企业,年原材料采购1.44亿吨,采购金额26.78亿元/年,营业额52.5亿/年。可见,安溪团餐企业发展情况较好,中等规模企业占比较大,发展潜力巨大。

      安溪县在蓝田乡规划建设团餐产业园,首期规划建设面积1000亩。蓝田籍人士在外创办团餐企业500多家,每天服务人群超过800万人次,营业额达670亿元,且行业每年复合增长率达33%以上。

      企业业务覆盖全国各大区域、港澳台甚至海外市场,其中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占比最高。以食堂承包、食材配送为主,中央厨房比例有所上升,预制菜业务开始发展,符合全国行业发展趋势,开始由传统经营向工业化、预制化方向快速蜕变。

      经营封闭、消费高频的企业、工厂依然是最多企业的核心客户,教育系统及政府单位比例有所上升,各企业开始向客户类型多元化方向发展,以获得更好的盈利能力。

      报告认为,强强联合,抱团发展,是安溪团餐企业能够迅速发展的秘诀,未来将通过建立一协会一平台,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对接会也指出,泉州市将发展团餐和预制菜产业作为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各地要抢抓机遇,因势利导,打造新优势。要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建设优质食材原料供应基地,规划建设食材集散中心;强化产业政策支持,打造团餐(预制菜)产业园区,招引预制菜产业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园发展;鼓励“老字号”传统美食、特色名小吃进行预制菜工业化改造,打造泉州地域特色预制菜品牌;主动对接新型消费需求,探索“现代农业+加工中心+中央厨房+电子商务+消费体验”的团餐和预制菜产业发展新模式。

来源:泉州晚报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