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同心聚力谋跨越 乘势而上谱新篇——泉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2015-04-14 10:58:19 来源:泉州品牌发展中心


泉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式现场

新常态有新作为,新思路促新发展。2015年3月17日-20日,泉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泉州影剧院隆重开幕,来自全市的478名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共聚一堂,认真履行职责,共商泉州改革发展大计。截至3月20日,大会秘书处议案组收到代表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362件,连同10件议案转为建议,本届会议共收到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372件。

总结发展经验 再绘美好“现代化泉州”

在3月17日开幕式上,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郑新聪代表泉州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泉州实现生产总值5733.36亿元,增长10.1%,经济总量连续16年位居全省首位,“海丝”先行区建设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国家级金融改革得到深化和拓展,民营经济综合改革提升为全国性试点,并成功举办“海丝”国际艺术节,彰显闽南文化和泉州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力。


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郑新聪作《政府工作报告》

展望新的一年,郑新聪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要把握难得的历史新机遇,充分发挥泉州独特优势和基础潜力,砥砺奋进,乘势而上,力争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实施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方案,加快建设“海丝”先行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按照市委“三大战略”部署要求,推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改革开放、文化融合、生态文明、民生改善等方面在全省跨越发展中打头阵、走前列,打造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泉州。


与会代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会议期间,泉州市人大代表们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市委“三大战略”等要求,倾注心力、积极谋划,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和议案,就加快“海丝”先行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积极出谋划策,助力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推进泉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重塑海丝辉煌 加快建设“海丝”先行区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泉州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快速响应、先行运作,围绕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泉州提出了“十大行动计划”和“十大重点工程”,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和国家开放门户。会议期间,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引发代表们热议,代表们围绕闽南文化、海丝文化、城市文脉保护等积极建言献策。

丰泽代表团审议相关决议草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闽南文化大有文章可做。”闽南文化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又是海丝起点城市,在“海丝”与闽南文化交流碰撞下,泉州应“做足弘扬闽南文化文章”,推动“海丝”先行区建设。市人大代表、丰泽区东湖街道少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纯真认为,泉州拥有十分丰富的闽南特色文化,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提线木偶、梨园戏、南音等等。在泉州的对外文化交流中,这些闽南文化典型代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闽南文化可以说是沟通连接泉州与一些海丝沿线国家文化的纽带。因此,在先行区建设中,泉州要继续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闽南文化”,特别是让年轻一代多来学习,使之在海丝先行区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繁荣,保护延续城市文脉,实施西街古城保护改造、市公共文化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名村、名人故居的保护。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泉州市委副主委吴培增表示,泉州是一座与“海丝”共荣的城市,铭刻在人们心中的“东方第一大港”的金字品牌,就是“海丝”起点最有力的见证和标杆。建议应尽快重新启用“刺桐港”之名,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挖掘、修复和充实“海丝”文物等内容。

南安代表团审议相关决议草案

市人大代表粘晓阳也认为,泉州应充分整合“海丝”资源,挖掘“海丝”文化内涵,建议将九日山与霞美园林花卉产业基地进行整合捆绑开发,规划建设成为融合海丝文化、生态建设、休闲旅游为主题的“一山一园”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海丝先行区文化品牌。市人大代表郑文伟、曾秋璇也分别提交建议,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洛阳桥的保护与管理,重焕海丝起点风采。

深耕泉州产业 打造“泉州制造”升级版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泉州以民营经济模式闻名,是福建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这一战略唯一的地方试点城市。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制造”将由低附加值的贸易品逐渐向高端领域升级,泉州民企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创新转型以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的“走出去”战略,成为代表们的热议。

市人大代表、福建匹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景南认为,泉州目前有两大优势:一个是历史的优势,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这些沉淀下来的就是优势;第二是改革开放培育起来的文化,民营企业泉州占了90%以上,在全国比例最大,这个也是一大优势。如何把这些现成的优势发挥得更好更充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整合泉州产业资源,人大代表王伯瑶表示,应把石材行业列为“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核心产业,加入到“一带一路”实施各项工作的建设中来;人大代表郑东霞也建议,将“中国香都”永春达埔的香产业项目列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项目库,助力香产业的发展,同时丰富海丝文化内涵。

市人大代表、华辉石业董事长王清安认为,要与“中国制造2025”同拍共振,“泉州制造2025”为泉州现有九大产业指明了转型具体方向,对企业是很好的点拨,企业要善于对号入座,寻找升级路径和商机。比如,对石材业而言,重在走出传统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加工过程的绿色化水平,采用加工自动化成套装备等。泉州成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地方试点城市,将为企业带来更多创新资源和发展机遇,比如公共创新平台、高端科研机构,企业要善加利用。此外,要抓住中国制造的转型机遇,尤其需要创新人才的支撑,南安多家石材企业已经在行动,设立石材培训基地,培养行业所需的设计、加工等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


时代赋予重托,实干成就梦想。我们期待泉州在新一轮跨越发展征程上抢抓机遇、奋勇前进、再铸辉煌。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