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张牌”展现泉州之美
2013-03-04 11:12:23 来源:泉品——泉州晚报
“10天走遍山东、江苏和闽南,全程最棒的城市是泉州。”那么,泉州之美在哪里?这个话题引起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热议。

“10天走遍山东、江苏和闽南,全程最棒的城市是泉州。”2月27日,上海人吕白在微博发了一条泉州游后的观感,数千人参与转发和评论。那么,泉州之美在哪里?这个话题引起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热议。他们认为,“六张牌”展现了泉州的美丽。
名人牌
人才辈出霞光耀眼
泉州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名人辈出,如郑成功、俞大猷、曾公亮、施琅、欧阳詹、李贽、李光地等,弘一法师、蔡襄等名人也在泉州留下很深的印记。此外,泉州还培育了诸如“火药艺术家”蔡国强、著名木偶大师黄奕缺、梅花和文华双奖得主曾静萍等一大批当代文化名家。
“泉州名人辈出,这是一笔巨大的旅游财富,也是旅游的一张王牌。”市民张桂南说,来泉州逛历史上名人留下的史迹、倾听名人的典故是一大卖点。这些名人还留下许多故居,比如李贽故居、欧阳詹故居、锡兰王子故居、李光地故居等,这些故居存留着名人的文化气息,集建筑、人文和文物价值于一身。来这里旅游,仿佛穿越时空,是泉州的一大特色。
“泉州还是全国著名侨乡,侨牌也很突出。”许多读者认为,泉州名人牌突出,并形成一定的效益,要用好名人资源,进一步打响泉州名人旅游牌,比如请名人当代言人,宣传推介泉州等。
建筑牌
红砖古厝美轮美奂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是指泉州城是个“地上博物馆”。这句话并非言过其实。在吕白的印象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仅红砖古厝文化就足够让人觉得“文化底蕴深厚”了。
读者郑先生说,红砖为墙,红瓦为顶,辅以木石的透雕、漏雕、圆雕、浮雕图饰等特色工艺,这就是典型的泉州闽南红砖古厝。还有就是(虫+寻)埔别具特色的民居蚵壳厝。蚵壳厝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在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此外,开元寺、清净寺、天后宫,都是中国同类古建筑的佼佼者,都归于泉州一处,很了不起。
风情牌
独特惠安蟳埔女
蟳埔女和惠安女、湄洲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泉州占了两个。她们独特的风情引来无数游客赞赏。
惠安女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她们佩带花色头巾和橙黄色斗笠,上身穿着紧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脐,下身穿着宽松肥大的裤子,腰带扎在肚脐下面。盘头插花、戴丁香耳坠、穿大裾衫、宽脚裤的蟳埔女,也是一道不亚于惠安女的独特风景。
“蟳埔女和惠安女是全国独有的旅游品牌,来泉州旅游的游客都会对她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读者吴先生说。
宗教牌
史迹众多朝圣游火爆
泉州受过各种宗教文化的影响,堪称“宗教大观园”,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等。这些宗教经过漫长的发展,为泉州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我市宗教史迹众多,宗教朝圣游非常火爆。”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每年都有不少朝圣者前来祈求亲人平安幸福。
文化牌
多元文化展示城市个性
泉州文化从其形成过程来看,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和相互融合的产物,在其长时期的交流、传承、变革过程中,不仅显示了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个性。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固有和外来风俗文化的交融,泉州形成独特的文化风俗氛围。”读者李林哥说,泉州性格是海洋性格,开放包容。宋元时期,泉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爱拼才会赢”、“泉州人,个个猛”、“输人不输阵”等泉州俗语,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也是泉州活跃的文化遗产细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南派布袋戏等众多戏曲、音乐,大多起源于泉州。读者林宇认为,作为多元文化城市,近年来,泉州越发注重文化发展,如领SHOW天地、T淘园、六井孔、源和1916等创意产业园落地开花。
滨海牌
500公里海岸线风光好
泉州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41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8个,拥有独特海洋旅游资源。
游客陈女士说,泉州有青山湾、崇武古城风景区、洛阳桥、安平桥、围头战地文化渔村、深沪湾海底古森林、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石狮红塔湾等景区,风光无限。除此,泉州拥有优美的自然生态,泉州的“空气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