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湖头米粉:“手工造”的传统风味

2013-04-01 15:12:23 来源:未知

  

  它白如晶冰,滑如青丝,韧如胶簧,百煮不烂;它可炒,多油不腻,少油不涩,还可作汤——它,就是湖头米粉。安溪湖头的手工米粉是个传统老工艺,以前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经常吃到,如今已成为安溪湖头的一张名片。
  
  生产

  繁复工序手工制作


  安溪湖头镇内,米粉作坊星罗棋布,光一个福寿村,四百多户村民就有三百多户是做米粉的,而且大多以家庭作坊为主。董明暖的米粉厂规模相对较大,十几个工人各司其职,忙活着自己的工序。门口有个露天晒场,排着许多竹制晾架,上面晾晒着乳白色半透明的米粉丝,每一条的粗细都很均匀。

  湖头米粉的制作过程分为选米、浸泡、磨浆、压干、水煮、搅拌、碾压、制粉、焯粉、漂水、摊凉、成型、晒干、包装等步骤。米可不是普通的米,必须选用本地产、贮存6个月至1年的籼稻米。浸泡也是有讲究的,夏季一般浸泡6至8个小时,冬季则需要10至12个小时。浸泡后,将米放入电动石磨,和着水一起磨成米浆,然后装入一个棉布袋中,封紧袋口。随后,将袋子置于一个木臼内,用长方形木块压在上面,然后旋转连接在木臼里的小木棒,如此反复几下,水分便被慢慢挤压出来,这个过程历时一个多小时。确认水分排出后,将棉布袋松开,把里面的粉块放入搅拌机中彻底碾压至粉末状。接着,将粉末揉捏成圆形的粉粿团,弄好的粉粿团经过蒸煮、冷却,再次放入搅拌机中制成粉粿条,并用机器压成一条条晶莹剔透的粉丝。

  据悉,除了磨米浆、搅拌粉粿团以及压制米粉,湖头米粉其他环节都是纯手工制作,传统美味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持。

  传说  
  
  李光地向康熙进贡庆生


  湖头米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因平定“三藩之乱”,又逢29岁生日将至,决定提前大摆宴席庆生。当时,祖籍安溪湖头、时任内阁学士的李光地正好有事请假回安溪,他听说后,就和堂兄李光斗、叔叔李日煜商量如何为“升平嘉宴”增辉添彩。

  但是,当时湖头山高水险,林密虎多,山寨大王也不少,百姓生活极艰难,实在无物上贺。此时,他突然想起,自己曾学做过水粉,湖头泉水制作的米粉,口感柔韧细腻。这次不如把水粉粗条晒干带上朝去,到时自己还可当众表演做法。

  就这样,湖头米粉成了贡品。李光地将肉丝、虾仁、香菇炒熟,加入适量米粉和肉骨汤翻炒,煮熟后快速提锅倒入瓷盘。这道有泉州特色的炒米粉,竟成为康熙“升平嘉宴”里宴请群臣的美味,被康熙称为“米粉王”,湖头米粉的名气就这样传播开来。

  流传

  声名远播海内外


  据记载,湖头米粉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在,依山傍水的福寿、汤头、前山、溪美等村的许多村民世代以制作米粉为生。湖头米粉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畅销闽南及港、澳、台等地区,还深受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喜爱,是赠送亲友、居家、野炊、餐饮行业常年必备之佳品。湖头米粉若配以香菇、海蛎干、瘦肉丝等烹煮,便成为风味独特的“安溪炒米粉”和“安溪米粉汤”。

  (来源:泉州晚报 记者吴志明 林劲峰)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